期刊信息
Information
刊名:讀書
主辦:生活.讀書.新知.三聯書店
周期: 月刊
出版地:北京市
語種:中文
開本:32開
ISSN:0257-0270
CN:11-1073/G2
郵發代號:2-275
復合影響因子:0.629
綜合影響因子:0.378
歷史沿革:
現用刊名:讀書
創刊時間:1979
核心期刊:
CSSCI(2019-2020)來源期刊
中文核心期刊(2014)
從1979年到2004年,《讀書》已經出版了三○七期。
三聯書店前身生活書店、讀書生活出版社、新知書店,都是辦雜志起家。生活書店出版韜奮主編的《生活》周刊,讀書生活出版社出版李公樸主辦,柳湜、艾思奇主編的《讀書生活》半月刊,新知書店出版姜君辰主編的《中國農村》月刊。
出版雜志,出版社可以更好地聯系讀者作家,也有利于培養編輯。
《讀書生活》半月刊被國民黨查禁,更名《讀書》繼續出版,又被查禁,就出版《生活學?!?,這兩本雜志由陳子展主編。
抗戰時期,四十年代在重慶,生活書店出版《讀書月報》,艾寒松、胡繩、史枚主編。讀書生活出版社出版《學習生活》半月刊,陳楚云、趙冬垠主編。國民黨設立圖書雜志審查處,每期原稿都得送審,常常被扣留或刪改。皖南事變,黨安排一部分文化人疏散去香港,陳楚云、趙冬垠亦在內,為掩護他們撤離,我編了最后三期《學習生活》。
抗戰勝利后到上海,生活書店出版《讀書與出版》月刊,胡繩、史枚主編,1948年9月終刊,這時距上海解放已經不遠。
大約在1970年前后,我和陳翰伯在湖北咸寧干校談起辦刊物,我們設想一旦有條件,還是要辦讀書雜志。
打倒“四人幫”之后,由陳翰伯出面邀請于光遠、夏衍、黎澍、戈寶權、林澗青、鄭文光、許覺民、曾彥修、許力以、王子野、陳原、范用組成《讀書》編委會,《讀書》編輯部馮亦代、史枚、丁聰、倪子明列席??墒沁@樣的編委會很難召集,不如改為辦實事的編委會,由陳原任主編,倪子明、馮亦代、史枚任副主編。按照陳翰伯意見,范用亦忝為編委。
1979年《讀書》創刊。“編者的話”里申明:“我們這個刊物是以書為主題的思想評論刊物。它將實現為四個現代化,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而服務。我們這個刊物以馬列主義、毛澤東思想為自己的指導思想,堅決貫徹‘百花齊放、百家爭鳴’的方針,敢于打破條條框框,敢于接觸多數讀者所感所思的問題。我們主張改進文風,反對穿靴戴帽,反對空話,反對八股腔調,提倡實事求是,言之有物。”
生不逢時,《讀書》甫一落地,即招來種種責難與非議。起因于創刊號頭一篇文章李洪林的《讀書無禁區》。文章的標題原為《打破讀書禁區》,發稿時我改為《讀書無禁區》。
于是有人就說《讀書》提倡讀《金瓶梅》,主張給壞書開綠燈。真是危言聳聽,匪夷所思。
當時出版主管機關找我談話,批評《讀書無禁區》的提法不妥。
我說明此文寫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,目的批判“四人幫”的文化專制主義,打破他們設置的精神枷鎖,并未主張放任自流。文章有一段說得很清楚:“對于書籍的編輯、翻譯、出版、發行,一定要加強黨的領導,加強馬克思主義的陣地。對于那些玷污人的尊嚴,敗壞社會風氣,毒害青少年身心的書籍,必須嚴加取締。”
后來有同志說,領導同志事忙,沒有時間看文章,只看標題,或者光聽匯報。以后標題多加注意。
當年人民出版社黨組討論《讀書》雜志,曾經決定,這本雜志如果出問題,由范用負責。我是黨員,當然要對黨負責?!蹲x書》每期清樣我看了才簽字付印,直到退休。至今未聽說《讀書》有什么問題。
《讀書》初辦時,只有兩名工作人員,一位是史枚,他是編雜志能手,一位是董秀玉,做他的助手。后來增加了幾個人員,其中四位是女青年,加上董秀玉,人稱“讀書五朵金花”。除了楊麗華讀過大學,共余四位都是高中生,因此有人說:幾個高中生編了份給研究生看的雜志?,F在吳彬、賈寶蘭兩位,仍在崗位。
有一年《讀書》編輯部有位同志驚慌失措,說“大禍臨頭!”他給主管機關起草了一份報告,把《讀書》轉到上海去與《書城》雜志合并,人民出版社黨組將報告交給我,我不同意。后來什么事也沒有,這位同志很高興地說:“我們堅持下來了!”當然,我也很高興。
1987年《讀書》百月,丁聰畫了一幅漫畫,反映《讀書》之處境。畫稿我保存至今,現予發表,以餉讀者。
從創刊號起,《讀書》的封面和版式都是丁聰設計的。每期出版之前,編輯部將原稿送給丁聰,一兩天之內就劃好版式退回。從第五期起,丁聰給《讀書》畫漫畫,從未停止,后來一期畫兩幅。二十六年了,丁聰已是望九之年,還每月給《讀書》劃版式,畫漫畫,中國找不出第二份這樣的雜志。
1980年王若水寫信告訴我:“夏衍同志很喜歡看《讀書》,對《讀書》評價很高。”這是對我們的支持與鼓勵?!蹲x書》同人應當進一步努力辦好刊物。
有人問我現在還看不看《讀書》。我說每期都看,有好文章,只是有的文章太專??偟挠∠?,如今的《讀書》拔高了。我希望《讀書》辦得適合像我這樣的讀者。不是為了做學問,只是業余喜歡看點雜志。當然看《讀書》的也有學者。